(注:本文曾于2015-09-27在老博客上发布,因被风不得不捞出来晒晒)
在张家界参观了“田家大院”。大院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(1045年),“改土归流”后逐步成了当地“诗书留后,孝悌传家”的大家宅邸(下图)。
据说,朱**总理少年时曾在此读书。2001年他旧地重游来此处,留下了题词。
(下图)
(下图)是朱**总理读书的教室,据说当年他就坐在第三排。
我也坐在第三排上,感受一下当学生的感觉(下图)。
讲解员小阿妹挺天真,但也很执著。小阿妹说这座大宅院很有福气,会给人带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“五福”,就是“福、禄、寿、喜、财”。
我迟疑了一下说,“五福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假,但应该不是“福、禄、寿、喜、财”吧?我的理由是:首先逻辑不对,“五福”应该是对“福”的具体解释,其中不应该再出现“福”了。你说的“五福”中第一个就是“福”,这如何解释?显然不对。其次,按照古代典籍记载............
还没等我说完,小阿妹怒目圆睁反驳道:“怎么不是,就是福、禄、寿、喜、财!难道你不喜欢福、禄、寿、喜、财吗?”小阿妹嘴皮子溜得飞快。我楞了一下正要再开口,太太扯了一下我的袖子。算了,和她争什么。
不过,我要郑重地告诉各位,“五福”这个词原出于《书经》和《洪范》,是古代汉族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。第一福是“长寿”,第二福是“富贵”,第三福是“康宁”,第四福是“好德”,第五福是“善终”。也可以简称为“寿、富、宁、德、善终”。
或许,何为正确答案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此“五福”与彼“五福”品位差距蛮大呢。之所以如此郑重其事,是因为曾在祖国各地多次听到导游对“五福”的谬解,好像还得到了众人的认可。
我忍无可忍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博友交流:
凭海临风:现在的导游,素质非常低。我这次去庐山,随行导游还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,在介绍含鄱口牌坊上的题字时告诉我们,这是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题写的,这没错,可她接着说了一句,他是毛**儿子邵华的父亲,简直让我很无语。邵华的母亲张文秋,父亲陈振亚,她随母亲姓张,原名是张少华,笔名邵华,与邵式平八竿子都打不着。
我要去植物园拜谒陈寅恪墓地,她竟然不知是在植物园内,这么重要的人文景观,作为一个正在大学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竟然不知道。
2015-09-28 06:50 王晓光 回复 凭海临风:嗐!如今的中国教育是“应试教育”,你说的这些都不在考试范围内,再加上没有读书的习惯。前些日子人大的校长助理来深圳讲座,竟然说道,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,他认为是教育,因为进入大学的人数大大增加,不像他当年比例很低。
我听了也很无语,堂堂人大的校级领导,如此看待教育。我是不是成了“九斤老太”了?打住。多谢你的点评。你的点评已经成了一篇好博文!
正儿八经:代表了导游的价值观!
2015-09-27 22:18 王晓光 回复 正儿八经:嘿嘿,您说准了。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游客的价值观。若论价值观,我无言以对。因为世上没有强求一致的价值观,只要不违法,他愿意,我管不了。只是,要借用传统文化来包装、推销,就有点粗鄙了。不由得要发声,却在无意间,惹恼了“湘西阿妹”。
评论